當前位置:

瞻仰袁任遠故居

來源:張家界廉政網 作者:魏詠柏 編輯:謝航 2021-05-17 17:38:12
 

1..jpg

在慈利縣三官寺土家族鄉(xiāng)株木崗村,有一棟木質結構的土家民居,,飛檐翹角,,古色古香。屋前古柏翠綠,,屋后青山俊秀,,三面索水環(huán)繞。這里就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袁任遠的故居,。

袁任遠原名袁明濂,號毓靈,,1898年5月出生,。1918年,20歲的袁任遠考入湖南公立法政專門學校,,開始接受進步思想,。五四運動爆發(fā)后,他積極參加反對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斗爭,,并與10余名同學成立了革命小團體——醒鐘社,,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1925年8月,,袁任遠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受中共湖南區(qū)委派遣,回到家鄉(xiāng)慈利開展建黨工作,。后來,,他領導過南鄉(xiāng)暴動,參加過百色起義,,擔任過紅八軍政治部主任等職,。建國后,袁任遠奉命轉入地方工作,,歷任中共青海省委書記,、省人民政府省長、中共中央紀委副書記,。1986年1月2日,,袁任遠病逝于北京,,享年88歲。在六十年的革命生涯中,,袁任遠始終堅守本心,,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為祖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和社會主義建設奉獻了全部智慧和畢生精力,。

“芙蓉驕子故里,,兩代將星人家”、“扁舟別江埡遠尋救國光明路,,戰(zhàn)士返故園紅旗漫卷溇澧風”,,是袁任遠故居門上的兩副對聯(lián),概述了他革命的一生,、為中國共產主義奮斗的一生,。更難得的是,在他的教誨下,,全家人相繼走上了革命道路,,成就了一個偉大的革命家庭,書寫了“夫妻長征”“父子長征”“兩代將星”“全家革命”的不朽傳奇,。

在袁任遠故居,,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閱讀了他的工作日記,,觀看了圖片資料及珍貴文物,。一張張照片、一件件實物,,把我?guī)Щ氐搅四嵌纹D苦卓絕,、跌宕起伏的歲月……袁任遠寫給家人的一封信讓我觸動很深:“我不主張孩子們都聚在一起,不要都留在北京,,西藏也是需要人去建設的,!”發(fā)黃的信紙寥寥數語,字里行間卻傳遞出這位共產黨員愛黨愛國的情懷和嚴謹自律的家風,。

近年來,,株木崗村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借力扶貧開發(fā),、鄉(xiāng)村振興等機遇,,使這片紅色土地洋溢著濃濃的春意,鄉(xiāng)親們的生活蒸蒸日上,。修繕后的袁任遠故居,,被授牌“張家界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張家界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慈利縣黨員教育培訓基地”等,。故居自開放以來,,共有2萬余黨員干部前來參觀學習,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而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 閱讀上一篇

? 閱讀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