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并非出國就能成為精英

來源:張家界廉政網(wǎng) 作者:魏詠柏 編輯:張交通 2019-06-04 16:06:30
 

  您是否想送孩子出國?這是一個讓很多家長感到糾結的問題,。不少人為了孩子想出國,,但是又有很多的困惑,?!冻鰢怀鰢氛峭ㄟ^對國外教育的細節(jié)描寫和深度追蹤,,從更深的層面探討了西方教育的評價標準,,尤其是其主流價值觀體系,,目的是為國內家長傳遞一個信息:并非出國就能成為精英,。

  在作者安妮鮮花眼里,,北美教育就像一座金字塔:首先,,用公民教育夯實基座。我們一直說的尊重,、責任,、信任、關愛,、公平,、公民責任等方面被格外強調,服務他人,、服務社區(qū)來實現(xiàn)自我價值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其次,總統(tǒng)掛帥,、全民動員開展閱讀活動,,培養(yǎng)終身閱讀者,提高國民素質,;再次,,寓教于樂,因材施教,,玩出興趣玩出花樣玩出特色,,玩出創(chuàng)造力。教育特色被推崇,,第一不被追捧,。崇尚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發(fā)展個性,。最后,,從小開始就有多重機制選拔有特殊才能的人向精英方向培養(yǎng),。

  在課堂閱讀活動中,國外“孩子不能縱向地去讀,,而要把橫向的書讀夠一定的數(shù)量,,水平達到高級別之后才能再去選擇同一系列中高級別的書。”這讓我想起國內很多家長用機靈狗,,用體驗閱讀來給孩子啟蒙,,讓孩子聽、跟讀,、自己讀,,有的孩子6歲就讀完體驗閱讀3級,然后家長就認為自己的孩子水平很高,,覺得自己的孩子比同齡人厲害得多,。不能否定家長的辛苦,但是對于培養(yǎng)有后勁的孩子卻是毫無益處的,。不尊重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將來必定會嘗到其中的苦果的。

  國外對體罰非常排斥,,因為體罰過頭就可能是虐待,。但是罰站也算是體罰的一種,因為沒有接觸到孩子的身體,,就可以被外國人接受,。想到自己小時候被老師用尺子打手心,罰站教室后面,,哪一件不是因為做了不對的事情,。通過懲罰,讓我對規(guī)則和制度有了重視?,F(xiàn)在很多新畢業(yè)的大學生,,遲到早退是常有的事,還動不動就拿“扣錢唄”來表明自己的不在乎,,其實是對規(guī)章制度的不在乎,,是對團隊合作的不在乎。

  而精英之路這一章也讓我深刻體會到,,要想讓孩子成才在哪個國家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小開始,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按照統(tǒng)一的科學的教育方法,,才可能培養(yǎng)出真正的精英。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本《出國不出國》雖然單篇篇幅不長,,但多篇聯(lián)合在一起卻有很強的邏輯性,,后面的分析也很有說服力。所以,,建議正在考慮要不要給孩子出國接受教育的家長好好讀一讀,,不要浮躁地跟風,只有以像安妮鮮花這樣的態(tài)度來對待孩子出國這件事,,才是真正負責任的家長,。(慈利縣消防大隊 魏詠柏)

? 閱讀上一篇

? 閱讀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