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上有10只小鳥,,被槍打下一只,,還有幾只?按常理講,其他小鳥肯定會被槍聲嚇跑,,仍然有鳥留在樹上的情形,,只會發(fā)生在腦筋急轉(zhuǎn)彎里。然而現(xiàn)實中,,貪吃的“蠹蟲”即便聽到槍響也不知回頭,,直至被關(guān)進高墻中,才想念起自由的高貴,,敬畏起法紀的尊嚴,。翻閱一些腐敗分子的“懺悔錄”,他們的悔悟總是來得太晚,。
“世路無如貪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沒人天生是壞人,,不少后來落馬者,,在入黨之前就已經(jīng)很優(yōu)秀,在領(lǐng)導崗位上也做出過像模像樣的成績,,有的還評上過先進,、當上過勞模、獲得過榮譽稱號。但“一陷貪墨,,終身不可洗濯”,,所有的榮耀都再無光澤。正如他們所述:“曾經(jīng)信誓旦旦的諾言,、振振有詞的表態(tài)如今當成了笑料,,曾經(jīng)有的善良正直、勤勉樸實的人格如今遭人詬病,,為人為官的尊嚴全失,。”然而,為何當初由“人民公仆”向“人民公敵”的蛻變時,,沒令他們有如此警覺和認知?
“未經(jīng)自省的生命不值得存在”,。對腐敗分子而言,在位時根本就把自省給丟了,。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fā)科在接受組織調(diào)查時聲稱“腸子都悔青了”,,“如果組織上早提醒或早處理我兩年,我給國家造成的損失也不至于這么大,,自己犯的錯誤也不至于這么嚴重”,。組織沒有提醒嗎?從巨貪胡長清,到“海南第一貪”的戚火貴,,再到河北“第一秘”李真,,哪個沒說過這樣的話?不是組織沒有提醒,不是黨紀沒有約束,,只是他們沒有借此自省,,而是將“提醒”屏蔽、將黨紀無視了,。
在不少人那里,,面對物質(zhì)上的貧窮,往往會去追求滿足,。但面對精神上的貧瘠,,卻總是不愿意去吸收營養(yǎng)變得豐腴。他們曾經(jīng)對著黨旗宣誓,,也曾在辦公室里懸掛過國旗,,可直到面對高墻內(nèi)的黨旗、國旗時,,才可能真正觸動了靈魂,,深感“對不起這面五星紅旗,對不起當年自己在黨旗下的宣誓”,。他們知曉前車之鑒,、后事之師的警言,,也深明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警告,,卻總是心存僥幸,。如此,又如何能真正自省以免于掉入泥淖?
在黨性上立場不堅,,在欲求上把持不準,,不經(jīng)意間就可能打開“潘多拉魔盒”,一不小心就走上了飛蛾撲火的道路,。黨性落了下風,,心中的欲望必會如野草般蔓延。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貪如平地野馬易放難收,。“利欲驅(qū)人萬火牛”,任何時候都值得牢記,。
人生容不得如果,只有后果和結(jié)果,。人性是復雜的,,真善美、假丑惡可能集于一人之身,,關(guān)鍵在于揚什么,、抑什么,堅持什么,、預防什么,。古人云:“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如果黨員干部黨性弱,、品德差,立身之本上些小的瑕疵,,一旦手中掌握了一定權(quán)力,,也會被放大為大窟窿,由心態(tài)失衡而行為失矩,,一步步走上毀滅之路,。不想身為物役,就首先要避免心為物役,。堅定信仰,、堅強黨性,才能涵養(yǎng)出不染一塵,、清廉正直的力量源泉,。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diào),,“作風問題本質(zhì)上是黨性問題”。磨礪黨性,,練就硬如鐵石的主心骨,,誘惑又有何難抵御?只要心中的紅旗不倒,前行的方向就一定不會迷失,。(慈利縣廣播電視臺 雷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