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欲壑難填的公路局長

來源:三湘風紀網 編輯:張交通 2017-08-24 23:28:19
 

  2016年換屆后,,武岡市紀委保持反腐敗高壓態(tài)勢不放松,,充分發(fā)揮執(zhí)紀審查震懾作用,整合力量查辦了以武岡市公路局原局長王太平為首的特大腐敗窩案,。該案共黨政紀立案16人,,其中副科以上領導干部6人,,移送司法機關7人,收繳違紀資金1000余萬元,,原局長王太平涉嫌受賄100多萬元被移送司法機關,。創(chuàng)造了武岡市建國以來反腐史上“四最”,即立案人數最多、移送司法機關人數最多,、個人涉案金額最大,、收繳違紀資金金額最多。該案的成功查處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振奮了民心,,在當地取得了良好的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

  一,、居功自傲,,對抗審查

  “2008年我上任以來,市公路管理局實施事業(yè)單位企業(yè)化管理,,實現從虧損390萬元到盈利950余萬元的大逆轉……單位職工在公司兼職是無法避免的事實……我讓全局干部職工所有的福利待遇落實到位……我局的發(fā)展成果得到了省市主管部門的高度肯定,,工程管理連續(xù)多年獲得邵陽市公路系統(tǒng)第一名。”王太平在立案審查期間露出一臉的不屑,,口若懸河作出以上的辯解,,依然以一位公路系統(tǒng)勞苦功高的“功臣”自居。時而他又鳴冤叫屈:“自己一心為公,,清正廉明,,在工作中得罪了少數人,只是方法上有欠缺,,工作中有些失誤,,不存在違紀違法行為……”最后他自視“沒問題”和 “有關系能擺平”,甚至氣焰囂張地威脅執(zhí)紀審查人員:“你們紀檢干部輕信不實的舉報,,這是對我的打擊報復,,我要以死抗爭……”

  然而王太平卻不知道,市紀委從接到上級交辦函到對他采取立案審查,,專案組前期已經開展了5個多月的秘密調查,。經過大量走訪調查,他的違紀事實已經清淅暴露出來,,大量證據也基本固定,。但是,市紀委從挽救教育的角度出發(fā),決定在其立案之前先對其進行談話函詢,,希望他對自己和本單位存在的問題能夠主動坦白,,爭取寬大處理。但是長期處在“一把手”位置的他被欲望沖昏了頭腦,,既不顧組織的警告,,又聽不進他人的勸告,沒有認真反思自身的錯誤,,沒有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而是千方百計掩蓋違紀事實,用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來推卸責任,,找關系來“擺平”組織的調查,。

  “紙終究包不住火”,通過他緊張的神態(tài)和故意掩飾的肢體語言,,專案組從他鎮(zhèn)定自若,、夸夸其談的表象看到了他惶恐不安的內心,決定對他在立案調查期間公然挑釁調查人員,,對抗組織審查的行為,,必須堅決打擊,一查到底,。

  二,、急功近利,踐踏紀法

  王太平是一名從基層成長起來的領導干部,,自他16歲在市公路局養(yǎng)護班工作以來一直在公路系統(tǒng)工作,,整整待了35年。年青時候的他有抱負,、膽子大,、頭腦靈活,很快就得到上級領導的欣賞和肯定,。2003年3月,,當時還不到38歲的他就被調到城步縣公路局任黨組書記、局長,。5年后,,2008年1月他調回武岡市公路局任黨組書記、局長,。

  上任初期,躊躇滿志的他決定大施拳腳時,,也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由于歷史的原因,基層縣局上級計劃養(yǎng)護經費與實際投入差距很大,2007年底武岡市公路局經費缺口達到390余萬元,,200多名干部職工的績效工資待遇也得不到保障等問題擺在他的面前,。王太平通過實施事業(yè)單位企業(yè)化管理,在該局下面成立了公路建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路橋公司),。通過路橋公司積極參與省內外公路工程招投標,,承攬了許多工程項目,為單位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實現了由2007年的虧損390余萬元到2010年盈利950余萬元,。但是他不顧黨紀法規(guī),安排公路局的領導職工在路橋公司兼任職務,,并從中領取獎金報酬,。他認為自己功勞大,理所當然領取的獎金補助應該比別人多,。這種事企不分的變革模式,,雖然解決該局資金短缺的問題,也給職工帶來了巨額回報,,但是在“輝煌成效”的后面同時也蘊藏了種種風險和危機,。償到甜頭的他一發(fā)不可收拾,又決定在公路局下面成立瀝青混凝土拌和站,,由職工入股來籌集資金,,通過對內職工承包的方式來承攬相關業(yè)務,再根據企業(yè)利潤分紅給入股職工發(fā)放高額補助獎金,。在這種不正常的機制運轉下,,這兩家公司基本上壟斷了當地的工程項目,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讓這兩家公司逐漸淪為他斂財的工具,。隨著單位的經濟狀況越來越好,王太平的貪欲也越來越難滿足,。他甚至向拌和站的下屬提出在拌和站入干股分紅的要求,,并從中獲取了巨額分紅獎金。

  償到了權力的滋味后,,王太平深感權利不用過期作廢,,不是把重點放在工作上,而是放到追求物質享受上,。2010年他在兼任路橋公司董事長時,,該公司超標準配備使用了一臺豐臺皇冠小車供其使用。后來該車被邵陽市紀委清理收繳并統(tǒng)一拍賣,。“中央八項規(guī)定”出臺后,,王太平仍然不收斂,、不收手。為了達到繼續(xù)長期占用和使用該超標車輛,,他頂風違紀安排該局辦公室工作人員楊某以私人名義從拍賣會上用公款購回該車,,再要路橋公司與楊某簽訂了8年的租車合同,企圖以租用“二手車”的名義規(guī)避紀委的調查,。正是這種自以為是的“小聰明”,,讓他在違紀違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在“巨大的成績”面前王太平顯得沾沾自喜,,加上長期處于“一把手”的位置,,很少有人會提出反對意見,即使有少量不同意見他也聽不進去了,。“單位出現這么多問題,,你紀檢組長為什么沒有及時阻止和報告?” 不愿得罪人、不敢罪人,,其他局黨組成員特別是紀檢組長也跟著隨波逐流,,王太平就更加肆無忌憚。由于該局紀檢組長監(jiān)督不到位,,該局紀檢組長也被市紀委立案調查,。

  三、癡迷賭博,,不能自拔

  身處重要位置的他手中掌握著大量的工程項目和大量的資金,。為了能夠在工程項目中中標,為了在工程建設中多撥付資金,,為了在工程驗收中順利“過關”,,幾乎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老板來巴結他,請吃請喝,,交朋友,。從先前的半推半就,到后面的爽快接受,。在觥籌交錯,、燈紅酒綠間,王太平漸漸迷失了自我,??吹嚼习鍌円粩S千金、揮金如土,,他時常感嘆這些老板是通過他才發(fā)起了財,。他對自己的收入越來越不滿足,覺得自己的能力不比他們差,,沒有自己的權力,,他們是發(fā)不起財的,,他們應該感謝自己,。

  在酒足飯飽后,,王太平與老板們又玩起了打牌賭博的娛樂活動。剛開始還只是小打小鬧,,為了“消磨時間”,,“增進感情”。老板們一次送幾千元的“底子”供其玩樂,。隨著打的次數越多,,金額也越來越大,膽量也越來越大,。有人勸他收手,,但是上了癮的他卻聽不進別人的好言相勸。他認為反正來錢容易,,輸光了可向老板“借錢”還債,。漸漸地,他就背付上了巨額的賭債,。到資金緊張時,,他多次向老板們索要錢財還賭債,最高的單筆達到了50萬元,,并且在當天把錢全部輸光了才收手,。輸紅了眼的他心中不再有不安,不再有畏懼,,一心只想贏錢翻本,,一切變得心安理得。這些向老板“借來”的錢,,他絕大部分都沒有寫過借據,,其實根本就沒有想過要真正還給他們。因為他知道這些老板有求于他,,也不會主動向他索要借款,。慢慢地,他習慣了奢靡享樂的生活,,習慣了前呼后擁的排場,,在眾多老板的“圍獵”中迷失了方向,喪失了原則,,突破了底線,,在賭博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四,、身陷囹圄,,追悔莫及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在大量的事實和證據面前,,王太平終于低下了頭,,懺悔自己犯下的種種錯誤,交代了收受工程承包老板的現金共計100多萬元,。已過“知天命”的年齡他為自己晚節(jié)不保深深懺悔,。然而后悔似乎來得太晚。身陷囹圄的他將為自己犯下的錯誤行為承擔相應的紀律和法律責任,。

  防微杜漸,、警鐘長鳴,廣大黨員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里,,在腐敗問題上沒有天然免疫力,。信任不能代替監(jiān)督,要時刻繃緊紀律規(guī)矩這根弦,,實現從嚴治黨常態(tài)化,、制度化和長效化。要消除廣大黨員干部的“僥幸心理”,,對腐敗問題發(fā)現一起查處一起;要消除廣大黨員干部的“特權心理”,,堅持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無論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決不估息,。反腐敗工作永遠在路上,要抓住關鍵少數,,堅持標本兼治,,做到反腐敗無禁區(qū)、全覆蓋,、零容忍,,使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運用好監(jiān)督執(zhí)紀“四種形態(tài)”,真正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機制。

? 閱讀上一篇

? 閱讀下一篇